2025年3月30日,合川半程马拉松即将在重庆市合川区鸣枪开跑。此次赛事由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主办,吸引了众多跑步爱好者参与,总规模达10000人,设有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4000人、大众健康跑(4.2公里)6000人(含个人组3000人、亲子组3000人)两个项目。

为确保赛事安全、顺利进行,重庆市红十字会吉救团志愿者服务队精心组织急救志愿者团队,全力做好赛事急救保障工作。本次急救志愿者团队全部来自重庆移通学院涵盖赛道巡逻指挥、定点急救、骑行急救等多个岗位,共34名急救志愿者包括11名教师,21名学生,师生们均持有红十字救护员等相关急救证书参与其中。赛道巡逻指挥负责在指定区间来回巡视,听从指挥中心调度;定点急救志愿者在健康跑功能区、健康跑终点、半程终点、半程功能区等关键位置待命;骑行急救志愿者则分布在赛道各段,能够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他们将在比赛中密切关注选手身体状况,为选手的安全保驾护航。

2025年3月19日下午,重庆市合川区红十字会业务部副部长张超等人亲临该校,为通过前期报名审核的32名师生开展AED骑行急救志愿者专项培训活动,并进行首次校内培训考核。此次培训紧密围绕马拉松赛道急救场景,精心设置AED操作、心肺复苏技术及手台呼救用语规范三大核心模块。志愿者们借助模拟突发心脏骤停案例,深入学习如何快速精准判断患者状态,规范且熟练地实施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以及高效操作AED设备。培训还创新引入“三人120转运对接”机制,针对可能出现的危重伤情,采用“三人小组”协作转运模式,为安全高效搬运伤员提供有力保障。不仅如此,全体急救志愿者在赛前均进行了全面且充分的准备工作。



3月28日,志愿者们准时参加2025年合川半程马拉松赛事医疗保障工作推进会,参会人员包括全合川区各医院的保障人员在内的近200余人,推进会结束进行了涵盖丰富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线下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急救技能考核,考核合格者领取保障物资。



3月29日,全体赛事保障志愿者参与赛前联调,模拟各类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流程,全力确保面对各种突发情况都能应对自如。




赛事保障期间,急救志愿者们将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赛前一晚需保证充足休息,严禁饮酒;赛事当天需准时集中,手机保持满电,听从赛事指挥部安排。比赛过程中,他们将密切观察选手情况,及时处置突发状况。对于轻伤员,会指引其前往医疗站接受治疗;遇到重伤员,在报告指挥部后,将迅速使用急救技术进行初期处理,并注重保护伤员隐私。




此次合川半程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重庆移通学院赛道急救志愿者们将以专业的技能和负责的态度,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保障,守护每一位参赛选手的安全,让选手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尽情享受跑步的乐趣,感受合川的城市魅力。




重庆移通学院在校园急救教育领域一直走在前列,该校拥有专业精湛的师资队伍,双校区现有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资9人,近200位教师持有急救相关资质,包括国职认证应急救援员、游泳救生员、中国红十字会急救员证、美国心脏协会AHA急救证等。

教练们曾多次代表重庆市合川区参加各类应急救护大赛并荣获佳绩,如重庆市第二届应急救护大赛团体“二等奖”、个人救护演讲“二等奖”、个人心肺复苏“三等奖”等;同时,带领学生代表学校参加重庆市首届大学生应急救护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重庆移通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两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



2023年指导学校非专业学生首次参加重庆市第二届安全与应急技能大赛斩获团体“三等奖”;2025年初,经过积极备战再创佳绩,一举夺得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的好成绩;更有两位专业应急救援教练曾先后参加全国救援大比武以及参与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女大学生翼装飞行、海螺沟失联儿童等救援搜救工作。经过一系列专业培训、激烈竞赛与精心教学准备,学校打造了一支专业、精干的应急救护教师队伍。





在组织建设方面,重庆移通学院成立了红十字会,筹建生命教育培训中心,面向全校开展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应急救护普及培训、红十字“三救三献”知识宣讲等,围绕个体生命成长和发展的核心理念,帮助学生认识、尊重、珍惜生命,引导思考生命的意义。学校还联合校团委建立红十字“救·献”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平安校园志愿服务支队,精准开展救护普及和宣传,为师生安全保驾护航;联动书院建立技能影响力“自救互救”项目式工坊,逐步开展实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应急救护技能全覆盖。



重庆移通学院不仅深耕校园急救教育,还积极回馈社会。学校组织师生参与重庆市第七届运动会暨半程马拉松比赛的赛道急救,游泳比赛救生员工作和志愿者服务,得到区委领导的高度赞扬。此外,学校与合川区卫健委、红十字会、人民武装部、蓝天救援队等校外组织进行应急技能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学校四位专业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资积极响应“五进”号召,先后为合川区多个单位、部门进行救护员初训、复训等培训考核工作;为合川区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军训中的应急救护普及培训;为合川区各县乡镇企业进行普及培训,得到学员、各个单位以及合川区红会的高度肯定和认可;还积极联动重庆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参与重庆市七运会马拉松比赛、游泳比赛等全国体育赛事活动赛道医疗救援工作,连续2届参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精品体育赛事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川渝地区马拉松赛事救援活动十余场。



在课程机制方面,重庆移通学院面向全体师生以“生命教育在行动,应急救护全覆盖”为主题稳步推进,开展1000多场活动,覆盖师生40000多人次。学校将应急救护技能纳入淬炼领导力课程、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中,作为学生必修课程,严格执行、精准落实理论及考核要求。



在课程中,学生学习心肺复苏、急性气道异物梗阻、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使用和创伤包扎等常见的急救知识,通过理论知识讲解、实操技能演练、实践模拟考核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急救技能的积极性和敬畏心态,确保所有参与培训的学员高标准通过应急救护培训。



重庆移通学院竞技体育中心将继续高效落实相关计划,将应急救护纳入常规课程中,严格执行、精准落实理论及考核要求,全力让每位学员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护技能,实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目标,提高学生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为保护生命安全提供技术保障,为校园安全增添一道有力防线。学校将进一步提升大家对生命的敬畏感和主动施予援手的社会责任感,传播正能量,潜心打造良好的校园生命健康教育文化氛围,努力实现急救教育的规范化、常态化和品质化;依托试点建设为导向及师资队伍的专业领航,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建立起专兼结合、内外联动、师生互助的急救教育工作队伍,确保急救教育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学校分层构建急救教育课程,实现跨学科融合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示范作用,为各类校内外活动提供应急救护保障,不断增强学生预防和处突实践锻炼;开展多元共育,打通双院共育,注重内外联动、社会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完满教育活动,持续发挥急救教育、红十字文化的育人作用,将红十字精神与学校日常的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生活教育等有效结合,培养具有“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移通新青年。

本次马拉松保障工作圆满结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比赛当天的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在发现情况时,我们重庆移通学院志愿者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到达,我们指挥部第一时间作出部署,各点位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立即处理!没有出现问题时大家谨慎巡逻展示出我们训练有素、协作高效和忘我奉献的优秀品质!大家的表现获得了所有领导,人民群众,特别是参赛运动员的好评!感谢咱们所有可爱的重庆移通学院志愿者付出、感谢吉救团狼导的指导!感谢我们两位红会的教练!这是一次完美的体验,祝大家周末愉快。
——合川区红十字业务部部长张丹丹
重庆移通学院师生参与2025合川半程马拉松急救保障工作,责任重大且意义非凡。在培训中,失温急救知识、学习赛道应急要点,让我底气更足。联调演练时,模拟突发状况,我迅速定位、准确报告,与团队配合默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比赛当天,我在0 - 2km及健康跑全程巡逻,时刻关注选手状态。看到选手们全力奔跑,我深感守护他们安全是我的使命。当遇到一位体力不支的选手时,我冷静处理,给予帮助,这让我明白急救工作不仅需要专业技能,更要有沉稳的心态。此次经历是宝贵财富,未来我将继续提升急救能力,为更多赛事安全贡献力量。
——赛道巡逻指挥张雪如
很荣幸能成为此次马拉松骑行急救志愿者。培训和考核让我巩固了急救知识,提升了实操技能。联调演练时,“假人测试”让我紧张又兴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救援流程,让我对正式比赛更有信心。比赛当天,我在0 - 1km骑行巡逻,看着选手们充满活力地奔跑,我既激动又警惕。期间,有位选手不小心摔倒擦伤,我迅速赶到,简单处理伤口后送他去医疗站。这次经历让我成长,我学会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也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能给他人带来帮助。以后我会继续参与志愿服务,锻炼自己,帮助更多人。
——骑行急救王婷婷
参与2025合川半程马拉松急救保障,对我来说是难忘的经历。培训时,老师细致讲解急救技能和赛事保障要点,让我收获满满。联调演练中,模拟救援环节让我意识到团队协作和快速反应的重要性。比赛时,我在1 - 2km保障区间骑行,时刻留意选手动态。当看到一位选手面色苍白、脚步踉跄时,我立刻上前询问,在队友协助下将他转移到安全区域休息,并联系医疗人员。这次救援让我明白急救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未来,我会努力提升自己,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骑行急救赖俊豪
撰稿:何兰妮、张艳兴
图片:田威
初审:黄沐枫
复审:岑涓
终审:林森
竞技体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