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3 日至 25 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桨板瑜伽锦标赛在浙江青田太鹤湖圆满举行。作为国内桨板瑜伽领域的最高级别专业赛事,本次比赛吸引了300余名中外籍顶尖选手、23支代表队同场竞技。经过3天激烈的角逐,重庆移通学院代表队在一众专业院校中突出重围,斩获了高校组女双桨板、持桨瑜伽双项季军及其他各项共17项国家级荣誉,团体总分跻身前三名,我校获“优秀参赛单位”表彰。在碧波之上展现出移通学子的青春风采与竞技精神。


年轻队伍展锋芒: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之路
本次比赛首次采取校代表队联合备赛的形式,分别从瑜伽队选派8人,舟艇队选派3人组成本届桨板瑜伽锦标赛备赛阵容。尽管两队建队时间较短,但队员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日常训练。此次青田之行是我校第二次征战本项目赛事,较之上届参赛,队员们在技术稳定性与赛场心态上均实现显著突破。这份成长得益于校瑜伽队刘润逸老师与校舟艇队王宁老师的全程指导 —— 赛前,两位教练为队员量身定制训练方案,针对体能、动作规范、平衡技巧及团队协作展开系统性强化;赛中,他们全程陪伴选手,在战术调整与心理疏导方面提供精细化支持,成为队伍稳扎稳打的 “定海神针”。


多维赛场创佳绩:单人、双人、集体项目全面开花
比赛共设置了桨板瑜伽、持桨瑜伽、桨板体适能、桨板球等多个项目,其中桨板瑜伽包含3大类项目12个子项目。我校参赛队员基本人均4-5个单项,所以不管从各项作品前期主题、音乐、服饰妆容的设计编排,还是在高密集的赛程项目切换比拼中,都需要付之巨大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
单人项目:力与美的水上独白
单人赛场上,移通健儿以稳健表现诠释运动精神。男子单人桨板瑜伽项目中,冉若藩凭借扎实功底斩获第六名;男子单人桨板体适能项目,张开源、李洋分获第六名、第九名。女子单人项目尤为亮眼:王雅仪、周柃杉在女子单人持桨瑜伽中摘得第五名、第六名的成绩;周柃杉、袁兰馨在女子单人桨板瑜伽中斩获第五名、第六名,她们在水面上完成的高难度平衡动作,将力量感与柔韧性完美融合,成为赛事焦点。




双人项目:默契协作的水上和弦
双人项目考验选手协同能力,我校代表队以多元主题彰显团队深度。女子双人持桨瑜伽与桨板瑜伽赛场,蒋雨婷、郭怡晴组合凭借高度默契,双双斩获季军;女子双人桨板瑜伽项目中,谭群凤与李琪琪、袁兰馨与符艳芳两组选手分获第六名、第七名;女子双人持桨瑜伽赛场,王雅仪与李琪琪组合再夺第六名。男女混双桨板瑜伽项目,冉若藩、谭群凤搭档以娴熟技巧拿下第五名,选手们在板上的每一次同步发力,都化作水面上流动的协作诗篇。


集体项目:凝心聚力的水上方阵
集体项目中,队员们以整齐划一的动作展现团队力量。集体桨板瑜伽与集体持桨瑜伽决赛中,队伍分别斩获第五名、第六名。比赛中,队员们在动态平衡中完成复杂编排动作,从开始到结尾编排体式的每一个细节,均彰显出移通学子的纪律性与凝聚力。

以体育人谱新篇:荣誉背后的教育力量
“这是我们学校第二次来到青田参加全国桨板瑜伽锦标赛。去年比赛结束后,我们认真总结经验,针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在这一年的刻苦训练中,我们集体项目申报的难度起评分从74分提升到140分,不管比赛名次如何,每一位学生的竞技水平成长都是巨大的,但面对高水平尤其是体育院校的对手,学生们的心理压力非常大。所以整个赛程中多以心理建设工作为主,好在学生们在赛场上充分发挥出了平时的训练水平,并成功突破,首次站上了领奖台。”带队教练刘润逸介绍。


此次赛事佳绩的取得,既是运动员日复一日刻苦训练的成果,也得益于学校对体育教育的战略布局。重庆移通学院始终将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精神培养纳入育人体系,支持特色项目与新性项目发展,通过搭建校瑜伽队、校舟艇队专业训练平台,有针对性推进各队伍联合备赛参赛,以赛促练。未来,我校将继续深耕水上运动领域,常态化备赛,以高水平赛事为契机,激发更多学子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在全民健身与体育强国建设中贡献移通力量。

此次青田之行,不仅是一次竞技之旅,更是一次成长见证。从建队到征战全国赛场,年轻的移通代表队用汗水书写突破,用协作诠释体育精神。正如队员们所言:“每一次站上赛板,都是对自我的超越;每一次与队友并肩,都是青春最珍贵的勋章。” 期待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在未来赛事中续写更多精彩!
供稿:校瑜伽队
供图:校瑜伽队
初审:李国良
复审:向子恒
终审:张治民
竞技体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