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学校“完满教育”战略定位,推进“最体育的非体育大学”建设目标,9月3日下午,重庆移通学院竞技体育中心于103顶峰会客厅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总结会暨新学期工作交流会。会议由中心主任郭帅主持,体育竞赛部、体育教学部、体育活动部、营地教育中心等部门主任依次进行工作总结与计划汇报,进一步明确新学期发展方向与重点任务。

强化校队建设,创新品牌活动
体育竞赛部主任颜文娟从赛事成绩、团队建设方面进行汇报。赛事成绩方面,多支校体育代表队亮相国际赛、省赛、国赛,荣获团体、个人奖项50余项。其中,啦啦操队获国际技巧与舞蹈啦啦操锦标赛两项冠军,男子足球教练江晓羽代表国家参赛获亚洲第四,校男子足球队首获重庆市大学生足球比赛冠军,显著提升学校竞技体育声誉。团队建设方面,建立教练员评优与监督制度,组织团建与外出学习,增强团队凝聚力。新学期体育竞赛部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择优推荐7名教练参与公共体育课教学,后续将持续开展“体育大咖进校园”、体质提升训练营、校队开放日等活动,提升活动质量,推动基层体育发展。

优化教学管理,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体育教学部主任陈天青围绕体质测试、课程教学、人事变动等方面进行汇报。21名教师顺利完成6369名学生的国家体质测试,及格率达86.78%,较往年显著提升。部门积极推进体育课程建设,开设13门课程,教学风格多元,课堂气氛活跃。游泳救生工作实现“零事故”,部门强调将持续强化安全管理,坚决防范安全事故。此外,陈主任强调道,公共体育课逐步取消校代表队队员免修制度,从2025级起全面实施,确需调整训练时间的学生须经教练与教师共同签字批准。

聚焦赛事突破,深化特色育人
营地教育中心主任助理程光涛重点汇报教学与竞技成绩。拓展训练与淬炼领导力课程分别开展25期和36期,覆盖学生近4000人。部门成功入选教育部“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校队建设成绩显著,攀岩、飞盘、定向、舟艇等队伍在多项全国及省市级赛事中取得历史性突破。品牌活动如巨人梯挑战赛、攀树比赛及体育文化讲堂广受校内外好评。部门教练积极参与行业论坛与赛事观摩,持续提升专业能力。

构建赛事矩阵,激活校园体育活力
体育活动部主任林森围绕“从赛事矩阵到育人闭环”汇报工作。上学期依托“三江杯”“俱乐部杯”打造赛事体系,举办校园铁人三项、第十七届田径运动会等重点赛事活动8场,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赛事”生态,覆盖学生超4万人次;通过“双百计划”培育体育骨干400余人,反哺基层活动94场,推动“兴趣养成-习惯固化”。同时,联动学院、书院开展“八段锦团体操比赛”“校园马拉松”,创新“竞技体育 +”模式;搭建“图文 + 视频”宣传矩阵,获央视 CCTV5、新华网等外媒报道11篇,扩大学校体育影响力。

锚定目标,开启体育育人新征程
郭帅主任在总结发言中围绕“团队、荣誉、幸福”三个关键词,肯定了上学期竞技体育中心在教学、赛事、文化传播等工作成效,啦啦操队国际夺冠、体测合格率提升等成果,彰显“最体育的非体育大学”建设的阶段性突破。针对新学期,郭帅主任从本科合格评估、师德师风、反诈防骗等方面做工作强调。

一是聚焦本科合格评估,统筹教学管理与赛事筹备,确保重庆市沙摊排球赛事承办、体质健康工程落实;二是深化校队体系建设,强化优势项目引领,协调双校区资源,推动更多队伍在市级、国家级赛事中突破;三是希望全体教师提高反诈意识,共筑校园安全防线。四是创新“竞技体育+” 模式,推进俱乐部升级计划,培养学生职业经理人,完善 “兴趣 - 习惯 - 专业” 育人链条,持续以体育强健学生体魄、磨砺意志,为培养具备终身运动习惯的移通学子赋能。
此次竞技体育中心学期总结与规划会议,不仅以扎实的成绩数据肯定了各部在赛事组织、教学优化、校队突破等方面的付出,更通过清晰的规划为新学期工作锚定方向。未来,竞技体育中心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持续凝聚各部合力,在教学提质、赛事攻坚、文化育人等领域深耕细作,推动学校体育工作从“规模发展”向“质量跨越”转变,为实现“最体育的非体育大学”新高度持续赋能。

撰稿|刘钰瑜
图片|竞技体育中心
编辑|刘钰瑜
初审 | 李雅琪、李芸倩、张雪如、张龙 、田威
复审 | 程光涛、颜文娟、陈天青
终审 | 郭帅 林森
竞技体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