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淬炼

[营地教育]76期|营地教育:顶压奋进求发展,砥砺前行善作为——记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6、7班营地教育课程实记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2日 09:16 浏览数:

2023年9月25日—9月27日,重庆移通学院竞技体育中心营地教育中心为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6、7班同学开展为期3天的营地教育中心拓展训练课程。

初识营地教育,组建优秀团队

在蒙蒙细雨中同学们与各位教练初次相见,教练把三个班的同学们打散重新组建了6支队伍,然后各个小队在教练的带领下来到教室。首先,观看两段户外的视频,点燃了同学们对课程的期待和激情,接下来,教练详细介绍了营地教育的意义、概念和项目,让同学们了解之后三天的训练内容和方式。介绍完之后教练要求各个小队选出两名队长并讨论出小队名、队歌、队徽和队形。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发言、提供有意思的想法,现场的创作氛围好不欢乐,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也为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责任感奠定基础。

深入营地教育,小队团结合作

课程第二天,各小队分配了各自的教练,在教练的带领下进行营地教育的各种项目训练,虽然天空中还在下着小雨但是丝毫抵不住同学们的热情。2队首先进行了七巧板的团队考验,同学们被教练员随机分组,在规定时间内,所有人员需要一直待在固定位置,按照要求完成相应任务,各组每完成一项任务需举手向教练示意,教练检查确认后将为正确的小组加相应的积分。各组队友相互协作,遇到困难积极沟通,用理智与冷静攻破一道又一道难关。本次项目培养同学们团队沟通的意识,体验到及时与队友进行有效的沟通,会让我们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活动之后老师更是在雨中为大家讲解这个项目的关键——沟通!

告别营地教育,赓续团队精神

第三天的课程重点放在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的培养上。同学们参与了一个挑战性的小队搭桥过人。每个小队被分配只能用8只手4只脚,搭成一座桥,他们需要共同协作,以最快的速度搭成桥。这个项目需要队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有效的沟通,只有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并相互协助,才能成功完成任务。同学们通过这个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团队合作的基础,并培养了同学们的领导能力。

除了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的培养,营地教育还注重培养同学们的沟通技巧。在其中一个项目中,同学们被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指定的地图进行定向寻找任务目标。每个小组中的成员需要相互交流,确保大家理解地图和任务要求,并正确地导航前行。这个项目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沟通技巧,还加强大家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拓展训练课程充分展示了移通学子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领导才华。同学们通过这三天的训练,不仅提升了自身能力,也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营地教育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个人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才能,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背摔,是一项考验力量、勇气和协作的项目。人站上高台,背对倒下,需要对队友百分百的信任,下面搭建的人更是要相互配合,全身心投入做好准备。项目刚开始时,有一个队员因为担心自己体重过重,害怕给队员接不住,队伍增加压力,主动提出放弃。但其他的队员都没有放弃他,而是鼓励他,给他加油。说到:“信任我们,一定没问题的,绝对稳稳的接住你!”当他站在背摔台,我望向他微颤的身体时,突然被触动,那天下着细雨,慢慢的就打湿了衣衫。原来团队是无条件的包容每一个人,它告诉我:我需要你,你就是我们中的一员,你很重要,还有...请相信我们。原来,这就是被接纳和归属感。

——奇迹队 熊思雨


怪兽过河项目中,我的队友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什么是团队奉献精神。在项目前期,我们尝试了很多种方法,每个人都很辛苦,一次次试错,做平板支撑时,他们的脸涨的通红,但也不愿放弃,力竭了,失败了,没人抱怨,也没人指责,都在积极讨论改进方法。在最后一次,我是队伍最后一个“过河”的人,由于前几次体能的消耗,搭桥的男生身体已经在颤抖了,但他们在咬着牙坚持,没有人要求他们坚持,他们主动的奉献自己来成就整个团队的荣耀,让我非常钦佩。

——敢死队 黄影荷


从第一个项目到第六个项目,最让我深刻的是“穿越电网”,刚开始大家都很迷茫,每个人要从那么小的格子穿越过去觉着完全不可能。但是大家还是集思广益,想方法应对。有几个男生比较壮,当轮到他们过电网时,抬他们的同学明显的胳膊打抖,汗水也豆大的掉。“收收肩膀”“小心点,别碰网”“慢一点,别着急”“脚尖绷直,身体用力”“过了过了,加油加油!”......我们就在这样默契的配合中完成了这个刚开始认为不可能完成的项目。

——敢死队 王小月


撰稿:孙颖

图片:朱梓赫

指导老师:王欣

竞技体育中心

上一条:[营地教育]77期|营地教育:凝心聚力开启新征程——营地教育中心助教团第一周总结会

下一条:[营地教育]75期|营地教育:“人心齐,泰山移”——双期营地课程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