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重庆移通学院羽毛球场及其周边羽毛球馆里,耳畔回响着此起彼伏的击球声与呐喊声。在这里,总有这样一群身影——校羽毛球队的运动员们,他们挥洒汗水提升自我,用球拍丈量青春的高度;默默奉献推动校园羽毛球发展,用责任诠释着热爱的深度。这支队伍已然成为校园体育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别样的青春篇章。
训练篇:汗水铸就实力
晨光熹微,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山城的薄雾,清晨七点,校羽毛球队的队员们就已集结完毕,开始了他们雷打不动的晨训,用汗水诠释着对羽毛球的热爱与坚持。


每周三和周五下午两点,羽毛球馆的灯光总会准时亮起。队员们背着球包陆续进场,换好运动服,开始长达4小时的高强度训练。从基础步伐到高远球对拉,从网前小球到后场杀球,每一拍都凝聚着他们对技术的极致追求。
教练李老师和桑老师会根据每个队员的特点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对于力量型选手,会增加杀球速度和角度的专项训练;对于技术型选手,则会着重网前小球的细腻处理。训练场上,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学长学姐们反复练习着反手过渡球,汗水已经浸透了运动衫;新队员在教练指导下调整着发球姿势,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动作。


"注意重心!""手腕放松!""脚步再快一点!"教练的指导声与球拍击球的清脆声响交织在一起。最令人动容的是队员间的相互鼓励——当有人完成一组漂亮的杀球时,场边总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当有人体力不支时,队友们会主动递上毛巾和水。这种默契与温暖,让艰苦 的训练充满了正能量。


双打配合训练是最考验团队默契的环节。队员们需要通过无数次的跑位练习来培养心有灵犀的配合。"补位!""我的!"这样的呼喊在场馆内此起彼伏。队长张毅说:"双打就像跳舞,必须完全信任你的舞伴。"为了备战即将到来的市大运会,队员们甚至自愿加练,直到管理员来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裁判篇:责任传递热爱
课余时间,队员们化身“学生裁判”,自学规则、执裁校内外比赛。吹哨、判罚、记分……严谨专业的背后,是他们希望让每一场比赛更公平、更精彩的初心。


裁判工作不仅提升了队员们的专业素养,更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与人际沟通能力。大四学生娄琦说:"做裁判让我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待比赛,也更能理解运动员的心情。现在我自己比赛时,对裁判的判罚也更能心平气和地接受。"


教练篇:科学训练铸就卓越
球队的成长离不开主教练李红娟和桑美玲的悉心指导。她们不仅技术精湛,更善于激发队员的潜能。她们的训练课总是独具特色,从"反应训练"到"对抗比赛",让队员在快乐中提升实力。"教练不仅是导师,更像我们的朋友。"队员们这样评价她们。


团队心声:
“羽毛球不仅是运动,更是凝聚力的象征。”队长张毅说。这支队伍用球拍书写热爱,用奉献传递激情,未来他们将继续并肩,为校争光,也为校园体育文化注入更多活力!
训练场外,队员们的身影也活跃在校园各个角落——维修器材、组织羽毛球社团活动、指导新手入门。他们不仅是赛场上的强者,更是羽毛球运动的推广者。
以热爱为羽,以责任为拍,重庆移通学院羽毛球队用行动证明:体育精神不仅在于胜利,更在于坚持、奉献与传承。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
竞技体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