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古剑山还带着阵阵寒意,迷彩裤上的露珠却比朝阳先一步折射出光。4月至5月间,重庆移通学院计算机学院班团骨干与校“国防体育”运动代表队共计65位学员,于“古剑山军事化训练基地”陆续历经“淬炼”领导力训练营的锻造。当18公里重装拉练的脚印刻进山径,当野外炊事的烟火熏染迷彩,这群学子在泥沼与星辰交织的征程中,完成了一场领导力的突围战。

破晓:个体熔铸为团队齿轮
“全体注意!10分钟完成装备整理,列队集合!”口令撕开营帐,营区仍被夜色笼罩。20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班张文谨惊醒,立马拆除帐篷,他看着身边手忙脚乱的队友,有人在打背包带时咬着牙压抑痛呼,有人把队友散落的物资默默拾起。这是学员们在训练营的“黎明考验”:最短时间内完成单兵装备整理与团队物资清点,超时者将面临全队加练。

困境:领导力的试金石
更严峻的考验在净音寺山径。“前方50米处,发现伤员需紧急转移!”定向越野途中突发救援任务,学员们迅速围拢展开研判,利用现有装备就地制作简易担架。“绳头打布林结,后面绕杆做双套!”国防体育队队长王健羽的指令穿透夜色,这个曾在部队里面摸爬滚打两年的老兵,此刻正跪在泥地里调整担架承重结构。


最震撼的场景出现在"团队营救"环节。学员们群策群力,制作战车穿越封锁营救队友。当“人质”队友被交错的尼龙绳困成“茧”时,队伍中出现了指挥者的声音:“杰明,你身高最高,负责前方理绳;能鑫,你柔韧性好,从底部穿插。”当终于成功通过所有关卡时,有人磨破了手掌,有人扭伤了脚踝,却没有一个人喊停。

炊事:迷彩与炊烟交响曲
“埋锅造饭不是过家家,你们的时间只有1小时,否则今天就只能饿肚子!”当教练掀开伪装网,露出散落的野战炊具时,学员们才意识到考验的真正开始。没有天然气的嗡鸣,没有手机中的外卖软件,只有几块火石、一捆枯枝与一些未处理的菜品。此刻,计算机专业学霸们画的物资分配思维导图,在呛人浓烟中碎成灰烬。


山野课堂:在意志力挑战中解码领导力
18公里重装徒步拉练,是队员们将要面临的终极考验,这不仅是身体素质的考验、更是对领导力、团队协作与意志力的深度淬炼。途中,骄阳逐渐炽热,汗水很快湿透衣衫,队长合理安排着行进节奏,经验丰富的队员分享技巧,帮助队友调整状态。每个小组都紧密协作,相互鼓励,展现出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在长达数小时的徒步拉练中,队员们不仅战胜了身体的极限,更学会了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在困境中寻找解决方案,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每一步的坚持都算数,都让他们明白领导力不是空谈,而是在实际行动中对团队的引领、激励和责任。

两期训练营,65名学员,在野外炊事中学会了“先让队友吃饱”,在定向越野中懂得了“迷路时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在18公里拉练中见证了“最后5公里,是信念在行走……”当他们带着晒痕重返校园,背囊侧袋里的打火石与急救哨,早已成为比勋章更珍贵的成长印记——那是在荒野中学会的担当,是在困境中炼就的锋芒。


淬炼金句
“把自己炼成团队最稳固的支点,就是领导力。”
——20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班 彭敏
“淬炼在我看来就是一次和自我对话的过程。”
——校国防体育队队员 马滔
撰文:谭英杰
供图:郑玉婷
初审:李国良
复审:向子恒
终审:张治民
竞技体育中心